创业酵母 绝大多数管理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管理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为什么新人留不住,老人培养不起来?为什么员工不自驱,对工作没有责任心?为什么团队没有战斗力,产出不了业绩?其实,所有员工的问题,背后大都是管理者的问题。向下负责,才是一名管理者最大的修养。管理员工,不要有这两种心态很多人做不好管理,关键在于两种心态:第一种:保姆心态。几乎每一家公司都会有这样一种类型的管理者:他们 4.4K 阅读 · 7 评论 · 25 收藏

本月薪资中位数 ¥6456,比较上月 -3.18%,其中 43%的事务所律师任职年龄在24岁以下
数据截止日期:2022年5月
数据来自 CSL 职业科学实验室
除事务所律师外,律师岗根据不同业务方向,还有以下划分:
工作中,事务所律师常会用到以下工具
工作中,事务所律师常会用到以下书籍
解析职位间的匹配度,更快评测转行难度
选择当前职业,查询转行数据
1.当律师纯粹只有一个原因:想过的光鲜靓丽、不想再过经济窘迫的生活。(回来发现,实习律师还是非常窘迫)。 2.从离开体制开始想进入律师行列。 3.没做什么准备,直接进入这个行业。去了一个中小型所,面试因为是校友(五院四系),所以进入没什么门槛。 4.从实习期到独立律师,感触深刻:这个行业非常考验能力,前期也比较辛苦。如果你下不了这个决心去坚持,建议离开。我个人觉得有这些特质是当一个优秀律师必要的:a.决心和毅力 b.情商高(这点决定了你和同事、法官、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决定你的案源)c.好学且钻研(即使你很笨,只要好学勤能补拙)d.学会营销(善于转化你的优点,如演讲、写作等去转化案件)f.心高皮厚(要有大志向,敢去追逐高目标,但是皮也要厚抗压能力要强,不要被法官叼两句就觉得自己不行) 最后说一说自己吧,实习期的确很窘迫,后来暗下决心拿到执业证之后自己一定要改变。执业证一到就变换了个城市执业当独立律师,第一个月就挣了相当于自己实习期一年工资的业绩。走了一些弯路,吃了不少苦头,但目前状态良好。 奉劝一些年轻律师,对一些老律师的心灵鸡汤特别是劝你要“踏踏实实”的教条——不要奉为圭臬,当律师早晚都要走独立的道路,自己一定要独当一面。如果你一直想当附庸,那你应该去当秘书,而不是当律师。 受挫折是一定的,吃苦也是一定的,但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有野心!只有不走邪路,走一些弯路也无妨!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途中,处处都有春暖花开的美景。
1、执业 4 年以内且年龄不超 30 岁,好好跟着师傅,大小案件通吃。不要在乎工资多少,不要在乎案件大小,这个阶段主要是丰富你的办案能力,是你实力积累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你的人脉和营销能力还弱,不适合大力拓展案源。 2、相信一句话,只要你办案能力强,职业素养好,获得客户尊重和敬仰,你的案源会源源不断。 3、业余多和朋友走动,公检法联络联络,案源也会源源不断。 4、小视频直播平台、发表软文、律师咨询 app、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也会案源源源不断。 5、闲了多参加些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一个口碑好的律师,案源也是源源不断。 综合所述,关键是你的法律知识运用和实际办案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是内在。内在强大,案源定会源源不断。个人浅谈,仅供参考。
创业酵母 绝大多数管理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管理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为什么新人留不住,老人培养不起来?为什么员工不自驱,对工作没有责任心?为什么团队没有战斗力,产出不了业绩?其实,所有员工的问题,背后大都是管理者的问题。向下负责,才是一名管理者最大的修养。管理员工,不要有这两种心态很多人做不好管理,关键在于两种心态:第一种:保姆心态。几乎每一家公司都会有这样一种类型的管理者:他们 4.4K 阅读 · 7 评论 · 25 收藏
刘润 商业洞察丨口述/刘润编辑/方雁橙以前我们写文章分享过531战略。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干一年。今天我们来聊聊721战略。投入10%,看五年,思考未来趋势。投入20%,想三年,制定战略目标。投入70%,认认真真干一年,解决明年的生存问题。—1—10%,看五年很多人很焦虑,就会说,你能不能判断一下,我这个行业,未来还能不能挣钱。未来还能不能挣钱,这其实是一个战略问题。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 1.8K 阅读 · 1 评论 · 22 收藏
孙卿 傅高义先生的《邓小平时代》里面曾经提到,邓公会为某些重要事项配备一个管理班子,而不是一个专门的负责人,因为他认为一个管理班子才能相互取长补短,高效高质量的完成目标。这很符合事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很能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想要做成一件事仅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很难做到的,往往是需要一个团队来高效运作,但是让人抓狂的是,往往让我们最不满意的就是这个团队,所以很多人才会感慨“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 1.2W 阅读 · 41 评论 · 59 收藏
创业酵母 内耗,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情绪劳动”。因为,内耗不但拿不到结果,还会消耗你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当你长期处于心理内耗中,为各种负面情绪的裹挟时,你的热忱和行动力就会被摧毁,工作不在状态,生活也会越来越不快乐。 3.9K 阅读 · 28 评论 · 8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