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酵母 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一整天什么也没做,但就是感觉非常累;别人随口所说的一句话,就让自己整天心神不定;做事总是感到焦虑,既怕做不成,又怕别人质疑和否定。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 4.4K 阅读 · 36 评论 · 154 收藏

本月薪资中位数 ¥5888,比较上月 -1.78%,其中 0%的摄影师任职年龄在
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7月
数据来自 CSL 职业科学实验室
工作中,摄影师常会用到以下工具
解析职位间的匹配度,更快评测转行难度
选择当前职业,查询转行数据
首先是构图的严谨。摄影是减法艺术,一幅画面中该出现什么、不该出现什么、什么东西应该在什么位置,专业摄影师相对来说会有更严格的把控。这种意识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练习出来的,一般来说摄影爱好者的照片大多数构图都是很粗糙的,而专业摄影师因为要把废片率降到最低所以对每张照片的构图都有很严苛的要求。 第二就是对光线的运用。“摄影也是用光的艺术”,行内人一般通过一张照片的光线就能看出摄影师水平的高低。这个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加练习,摄影师才能准确把控住一张照片的高光阴影、明暗部光比这些专业操作;而爱好者… 一般就要求画面 “够亮” 就行了吧。 第三,内容的选材。我刚学摄影的时候老师就教过 “不要随便按下快门,每一张照片都应该有它背后的意义”。这个对于经常玩胶片的朋友一定深有同感,每一卷胶片能拍摄的照片数量都很有限,所以是绝对不能够像手机 / 单反随便咔咔咔咔… 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专业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比摄影爱好者的照片一定是更有内涵的(或者说表现力更明显一点) 最后还想说一下这个设备。一般摄影爱好者都觉得跟专业摄影师差距在几个镜头或者单反的型号这些,殊不知还有遮光板、闪光灯、柔光罩、等一系列辅助摄影工具,更别提大画幅中画幅相机了。
照相师是比较早对这一领域的工人的称呼,早期的摄影对象只有人物,这里照相的“相”几乎就专门指代人像。后来因为商业广告的发展,以及光学技术的发展,被摄对象不再单单只有人物,所以才有了“摄影”师的诞生,广泛上讲摄影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将所有通过取景器摄取画面的职业都称为摄影,后来又因影视技术的发展,动态画面拍摄成本下降,所以才分化除了摄像这一大的板块,有了摄影师跟摄像师的区分。其实摄影一词还是源于日本,包括后来国内断章取义的“写真”一词,我们自己一开始是没有摄影这个词的,只有照相。
1、器材与技术 这个世界上,但凡像样点的爱好,都绕不开器材与技术的关系。 器材与技术是什么关系?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技术决定下限,器材决定上限 用辩证法来解释,那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入门阶段,由于技术不好,再好的器材也只能发挥出很少的一部分,甚至像某些运动一样,高端器材反而难于把握,还不如低端器材使得顺手。而技术特别差的,再好的器材拍出来都是废片,这时候决定下限的是技术; 慢慢水平提高了,某些方面器材会成为瓶颈,这个时候就要升级器材。 升级完以后,技术又成了瓶颈,这时候需要练技术。 往复下去,直到你的技术练到了人类的顶端,这个时候用最顶级的器材才能满足你的需求,其余器材都会限制,因此可以说器材决定了上限。 如果乒乓球世界冠军真的拿个木板也能当世界冠军,那为什么要去定制顶级球板? 具体到摄影,对于土豪来说,上来一套顶级全幅 + 定焦群不是问题,但会让新手难以适从,不知道到底自己喜欢拿个焦段,体力也跟不上,那么还不如上大三元,甚至带三个机身再找个人拎包更方便。 2、学习的阶段问题 人的学习,不管学什么,都是要分阶段的,而且次序一般是固定的,只有达到了一个阶段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比如,焦段和大光圈之间,初学者一定是更容易注意到焦段,而不是大光圈带来的那些虚化。为什么?因为焦段改变最显而易见,虚化的区别不那么明显。 至于画质,又是更远一步的事情。 对初学者而言,“凑齐焦段”>“恒定光圈”>“大光圈”>“顶级定焦” 上来先用大变焦感受焦段,等到差不多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焦段,就能安心在这个焦段上深耕,开始学习通过景深和曝光来实现不同效果。 这个时候会发现光圈太小限制自己发挥,然后追求拥有大光圈,但还是希望有个变焦能够方便一些,然后才会追求大光圈。 可能这个阶段就要开始灯来配合了。 再进阶一步,发现大三元都不能满足自己的画质追求,才会追求定焦。 这个过程一般是不会错的,各个阶段跳不过去。 当然这个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就停留在某个阶段,有的人可能几个星期就进入下一阶段。 比如,就算拥有 50 1.2,初学者还是想要尝试不同焦段,而很少能够定下心来用好 50 1.2 以后再去学习其他焦段。 当然,“用定焦可以好好学习某个焦段” 可以看作摄影学习中某个专项练习,很有效果,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太高,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的。 又比如,即使有 50 1.2,也会觉得不方便,心想不如试试看 24-70,又能差多少呢。 只有等到真正用了 24-70 不满意以后,才能安心用 24、35、50、85 这几只。 总的来说,对一般人而言,如果只是想学习摄影,不急着干活,那么可以说入门单反 + 天涯镜(全幅 28-200)以上的,就完全够了。
251 关注 · 105 回答
电影中「轴线」的作用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会使用「越轴」的手法?
1 关注 · 17 回答
为普通人拍纪录片,如何才能让没有表演经验的被拍摄者忽视镜头,更加自然的表达?
9 关注 · 10 回答
21 关注 · 82 回答
1 关注 · 5 回答
创业酵母 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一整天什么也没做,但就是感觉非常累;别人随口所说的一句话,就让自己整天心神不定;做事总是感到焦虑,既怕做不成,又怕别人质疑和否定。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 4.4K 阅读 · 36 评论 · 154 收藏
华章管理 几乎每个职场人都有一个升职的梦,但却对如何实现少有认知。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梦想变为现实?常识君特别邀请到了具有20年以上跨国公司人力资源从业经验的JoyZhou周燕老师,让我们一起看看她是如何看待这个 2.1K 阅读 · 3 评论 · 42 收藏
华章管理 01养成并保持学习的能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我认为两件事情最为重要:一是掌握学习的能力;二是养成合作的习惯。掌握了学习的能力和拥有合作的习惯,才能事业顺利,两者缺一不可。在我看来,学习的能力不是指掌握知识 2.0K 阅读 · 4 评论 · 68 收藏
摄影师(包住,月入1-3万+) 12-24k
摄影/摄像师(静态摄影师) 6-10k
摄影师 5-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