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火的5个大学专业,考上不愁就业! 🌵人工智能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国家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报告中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供求比例严重失调。随着当前人工智能企业增多,人工智能人才的紧缺程度加剧,特别是语音识别岗位的人才供需缺口更大。 🌵智能制造工程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能够在智能装备设计生产、智能系统集成、工业物联网、云制造等企业,从事整体方案设计、系统集成、机械设计、生产线设计仿真、电气设计、安装调试、MES系统设计、SCADA设计、设备维护保养、智能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专业就业前景美好,数据产业相关的职位从初级的商业数据分析师,到高级的数据科学家,甚至公司的高管“首席数据官”或者“首席信息官”都是未来的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如电商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从事大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和管理决策等工作,亦可在相关院校和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数字经济 👉毕业生可就业于数字经济相关的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及数字产业部门,从事数据分析、产业数字化建设等。例如可以从事有关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相关经济分析、金融分析和运营管理等工作,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数字资产管理、社群协作、互联网金融服务、用户价值分析等领域,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我国先后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鼓励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行业的高质量成长,激发大数据市场活力。 👉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1.9万亿。人社部《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大数据行业人才需求规模将达210万,2025年前大数据人才需求仍将保持30%—40%的增速,需求总量在2000万人左右。
人工智能
行业简介: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兴行业。人工智能的适用范围较广,通常都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等。
警惕人工智能抢你的饭碗 近来,有人工智能抢夺很多人饭碗的新闻,听说以后此类事情还会更多。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有专家预测,再过10年,全球将有50%的工作岗位消失,8亿人也许会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 现在一些流水线操作员、银行职员、会计、打字员、文字校对员、客服等工作岗位已经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以后听说还会涉及到那些翻译、司机等工作岗位。 以上这些职业,工作内容较为机械,可以很容易被人工智能程序“编码”,进行快速批量处理。因为在这些领域里,机器占据统治地位,它们更准确、更强大、更快速、更可靠,也更高效。 所以如果你现在准备入行,就需要开始未雨绸缪,要慎之又慎。除了原有的职业规划的判断标准外,你一定要再加入一个更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你选的这个职业,将来很难或者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那什么样的工作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呢?可以考虑涉及创造性领域的那些职业。人类目前依然是主宰,我们擅长发明、分辨歧义和建立人际信任这样的事情,而这些,机器还无法胜任。 所以具有创造力和原创想法的那些职位,在自动化面前拥有相当大的优势,比如那些艺术家、设计师、工程师等等职业。 还有就是那些人工智能无法过多介入的,需要人心的关怀的职业,比如医疗护理icon、心理医生、社区工作人员、保姆等等。 再者可以考虑那些需要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工作。比如公关人员,企业管理,线下销售等工作,这些都要与人交往与人沟通,随机应变,机器很难可以来替代。 当然,如果你能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成为了富有丰富经验的人工智能本身的管理者,那你就可以成为了一个能引领人工智能的高级玩家,这样你也不用担心会被时代所淘汰。
我是做智能运维产品的,是to B的项目。 说起,工作体验,因为是乙方,所以遇到强势的甲方就比较倒霉。 智能运维的核心是算法,很多用户不懂算法,需求集中在产品的工程化改进方面,算法改进也停留在参数与接口的改进。就算遇到懂算法的用户,也无法将自身功能需求与算法相结合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为to b的人工智能项目工作者,我觉得如果自身的产品没有经过大规模数据的使用打磨,交付给客户的困难重重,我所在的创业公司的项目交付成本很高,产品质量不好,用户体验差,目前整个行业处于教育用户的阶段。